在鐵西北三路上經營一家洗車店的小陳看了一下手機上這幾天的天氣預報,無奈地說:“又要連休好幾天了!”這幾日沈陽提前進入連雨天,也攪亂了不少生意人的生意經,尤其是想借著歐洲杯賺上一筆的大排檔。
大排檔:
連雨天澆滅“歐洲杯夢”
在淮河街附近的一大排擋,雖然老板早作準備,搭起了塑料棚子,卻只有兩桌客人。“本來打算等到晚上看歐洲杯呢,可這天一會兒下點雨,等啥時候天兒好了再過來看球。”一位客人離開時說。老板無奈地表示,近期雨水不斷,大排檔里一共20張臺,每晚平均上座率多說20%,算上酒水勉強能賣上1000元,連成本都夠不上。為了歐洲杯,特意花數千元買的投影儀、大屏幕,近幾天都沒派上用場,“下雨天氣又涼,根本沒人來。”大排檔老板直抱怨。
而鐵西一家大排檔的業主也是愁眉不展,直言現在都是看天出攤,如果這樣陰晴不定的天氣持續到歐洲杯結束,這車就徹底搭不上了。他粗略算了一筆賬,店里4個服務員,日薪一共300元,再加上廚師、烤工等,每天僅人工成本就要支出千八百元,營業額僅能和人工成本“打平”,所以現在基本上就是“入不敷出”。
以前大排檔免費贈送一盤鹽水煮毛豆花生,現在都需要額外購買了,沒辦法雨天生意冷清,只能想各種辦法節約成本。
洗車店:
下雨天就要被迫關門歇業
這兩日,平日經常站在路邊等客的洗車攤已不見蹤影,連正規洗車店也門前冷清。“只要下雨就基本上沒生意做。 ”洗車店主小陳說,天晴時盼下雨,雨后就有人來洗車,可如果是連續幾天下雨,就根本沒人來洗車了,就連維修、噴漆、打蠟的業務也大大縮減,目前洗車行保持“養精蓄銳”的狀態,洗車店有時干脆關門歇業。
市民張小姐一般半個月刷一次車,但這幾天她一直沒有洗車。“上周末趕上好天本來想去洗車,結果一看天氣預報,這周好幾天都有雨。”張小姐說,車子已經“蓬頭垢面”了,駕駛室里有不少灰塵,可她還是忍著沒洗車,“前幾天有個朋友去洗車,結果剛洗完就下雨了,讓我們好一頓笑話。”張小姐說,估計等雨后會集中到洗車店洗車,可能還要排隊。
[1] [2] 下一頁